違泊罰款加價揭示香港交通制度荒謬?
根據報道,自 1994 年以來首次加價的違例泊車罰款將由$320升至$400,而其他交通違規罰款亦將劃一增加約五成。表面睇似乎係為咗打擊違例泊車、維持交通秩序,但真正身處城市之中的我們不禁要問:為何政府總是選擇「罰錢」來對付香港人?罰錢真係能解決問題?
根據報道,自 1994 年以來首次加價的違例泊車罰款將由$320升至$400,而其他交通違規罰款亦將劃一增加約五成。表面睇似乎係為咗打擊違例泊車、維持交通秩序,但真正身處城市之中的我們不禁要問:為何政府總是選擇「罰錢」來對付香港人?罰錢真係能解決問題?
兩地交流頻繁。運輸局長陳美寶表示,「港車北上」新申請數字突破10萬輛,當中約9.6萬輛已完成審批程序並獲發許可證,形容成績令人鼓舞;當局會為今年內推出「粵車南下」作好準備。
香港的活動數之不盡,但能夠真正照顧駕駛人士的卻寥寥可數。這次的 LIV Golf Hong Kong 2025,不僅是一場頂級高爾夫盛事,更是一個令人驚喜的體驗 — 從泊車安排到場地設施,無不展現出極級專業的國際級水準,讓本地及外地觀眾都感受到香港的獨特魅力。
香港的士一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,但多年來政府對網約車服務的合法化始終遲疑不決,導致市場上出現不少困境。現時,政府偏重推動傳統的的士車隊運作,但這是否真能滿足市民日常出行的需求?我認為,現時最迫切需要的並非更多新車輛,而是一個穩定、便捷且價格合理的叫車平台。
近日,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向離境私家車收取 「邊境建設費」,即每次出境需支付 $200,並聲稱這筆費用主要針對「較有錢」的私家車車主,因為他們選擇開車北上。然而,這項收費政策實際上不僅缺乏理據,還會對跨境經濟、民生及中港關係帶來負面影響。
政府公布了《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》,重點包括為專營巴士及的士換購或添置電動車輛提供資助,並大力推動充電設施建設。本文將綜合政府最新政策、充電網絡升級以及本地新能源車和新能源巴士市場發展趨勢,全面解析香港綠色出行的新局面。
2025 年財政預算案中針對政府隧道及主幹道收費、電動私家車牌照費、停車收費錶費以及交通違例定額罰款的調整;同時,研究向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,還將推動香港交通體系向更環保、更高效的方向發展,為香港未來的綠色交通建設奠定堅實基礎。
I-Pace多年來遭遇的核心問題主要來自於電池熱失控。去年8月,Jaguar曾緊急發布警告,要求車主將車輛停放在遠離建築物的地方,並暫時限制充電至80%以下,等待召回改正方案,這些由LG供應的電池在多起案例中被指控容易過熱甚至引發火災。
調查揭示女士相當看重男士有沒有車,認為是構成吸引力的一部分,就「你對擁有汽車的男性有何看法」,80.7%女士回答「有吸引力」,認為有車的男人「一點也不有吸引力」的女性受訪者只得8.1%。
更有38%受訪女士最希望男士開SUV,而轎車亦出奇地重新受女士歡迎,以33%排行第二。
本田和日產汽車宣布正式啟動合併,大體框架已經敲定,開始磋商細節問題,預估6個月內可以完成所有細節對接。
大象倒下難,但轉身更難。時代的大火,已然燒到了眼前,日產過去幾年的沒落,證明了戰略方向判斷的重要性,踩錯了節奏,看來佢哋再努力都沒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