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加快城市融合:讓單牌車自由通行深港,讓出行更人性化!
近年,每逢假期或周末,總見深圳各大商場、餐廳、景點人頭湧湧,不少香港車主都希望能開車北上,感受一下這個活力無限、科技先進的城市。然而,現時「港車北上」雖然名義上開放,但實際仍受出行口岸、預約日等種種限制,使用起來遠未達到「自由出行」的程度。
近年,每逢假期或周末,總見深圳各大商場、餐廳、景點人頭湧湧,不少香港車主都希望能開車北上,感受一下這個活力無限、科技先進的城市。然而,現時「港車北上」雖然名義上開放,但實際仍受出行口岸、預約日等種種限制,使用起來遠未達到「自由出行」的程度。
香港油價多年來一直高踞全球最貴行列,但自從港車北上計劃推出後,其實香港車主可到內地入油,用「正常油價」享受更新鮮的油品。但我發現,仍然有不少香港人死守本地油。更有趣的他們一聽到「內地入油」,第一反問:「安唔安全呀?」這種洗腦的反應,正好反映出香港社會長期的資訊封閉與視野狹窄。
逢星期二及三,『港車北上』計劃下的車輛無須預約便可經港珠澳大橋出行前往廣東省。但大家有無諗過,其實我哋一開始就唔應該要「預約」去行一條橋?希望有一日,港珠澳大橋可以像金門大橋一樣,成為連接兩地的「自由之橋」,而唔係一條要睇日子、睇配額、睇心情才能用的大白象。
政府近年積極推動「粵車南下」,但市民最憂慮的其實並非內地車來港,而是香港本身交通配套、泊車位不足、過關繁複、政策過時!若這些問題不解決,「大灣區一體化」根本只是紙上談兵。拖延無益,問題唔做唔等於無問題,快手解決才係正路!
如果你曾經開車去過內地,特別是走過港珠澳大橋,必定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分界:內地段道路平滑順暢、車輛快又穩定,而一過香港段,馬上感受到車輛震盪、路面凹凸不平、甚至經常見到路面補修工程。 這種對比,令人不禁質疑 – 為什麼香港這個自稱國際大都會,卻連鋪設平坦優質道路的基本功都做不好?
兩地交流頻繁。運輸局長陳美寶表示,「港車北上」新申請數字突破10萬輛,當中約9.6萬輛已完成審批程序並獲發許可證,形容成績令人鼓舞;當局會為今年內推出「粵車南下」作好準備。
現時每逢長假期,不少港人都喜歡到深圳、珠海等大灣區城市吃喝玩樂。除了熟悉的羅湖、落馬洲及皇崗口岸,近年新增的香園圍、深圳灣及港珠澳大橋口岸也成為熱門選擇。本網帶給你各口岸停車場的優劣分析,助您自駕北上時作出最佳選擇!
近日,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向離境私家車收取 「邊境建設費」,即每次出境需支付 $200,並聲稱這筆費用主要針對「較有錢」的私家車車主,因為他們選擇開車北上。然而,這項收費政策實際上不僅缺乏理據,還會對跨境經濟、民生及中港關係帶來負面影響。
2025 年財政預算案中針對政府隧道及主幹道收費、電動私家車牌照費、停車收費錶費以及交通違例定額罰款的調整;同時,研究向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,還將推動香港交通體系向更環保、更高效的方向發展,為香港未來的綠色交通建設奠定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