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加快城市融合:讓單牌車自由通行深港,讓出行更人性化!

立即加快城市融合:讓單牌車自由通行深港,讓出行更人性化!

近年,每逢假期或周末,總見深圳各大商場、餐廳、景點人頭湧湧,不少香港車主都希望能開車北上,感受一下這個活力無限、科技先進的城市。然而,現時「港車北上」雖然名義上開放,但實際仍受出行口岸、預約日等種種限制,使用起來遠未達到「自由出行」的程度。

香港油魔遇對手,聰明車主已經轉玩法
|

香港油魔遇對手,聰明車主已經轉玩法

香港油價多年來一直高踞全球最貴行列,但自從港車北上計劃推出後,其實香港車主可到內地入油,用「正常油價」享受更新鮮的油品。但我發現,仍然有不少香港人死守本地油。更有趣的他們一聽到「內地入油」,第一反問:「安唔安全呀?」這種洗腦的反應,正好反映出香港社會長期的資訊封閉與視野狹窄。

舊車未續牌成焦點:新制度劍指棄置車輛

舊車未續牌成焦點:新制度劍指棄置車輛

運輸署將於 2025 年 12 月 22 日 正式實施全新車輛登記及領牌制度,重點針對 長期未續牌的舊車。根據新規定,未領牌車輛將不再自動取消登記,而會持續登記在車主名下,並由車主承擔相關責任。

雖然制度有助解決香港長期存在的「僵屍車」問題,但若缺乏人性化配套,或會加重守法車主的負擔!

港珠澳星期二三無須預約!預約通行制是創新還是倒退?
|

港珠澳星期二三無須預約!預約通行制是創新還是倒退?

逢星期二及三,『港車北上』計劃下的車輛無須預約便可經港珠澳大橋出行前往廣東省。但大家有無諗過,其實我哋一開始就唔應該要「預約」去行一條橋?希望有一日,港珠澳大橋可以像金門大橋一樣,成為連接兩地的「自由之橋」,而唔係一條要睇日子、睇配額、睇心情才能用的大白象。

夜經濟要搞旺,香港要做的三件事!

夜經濟要搞旺,香港要做的三件事!

近年政府不斷提倡「搞活夜經濟」,但喊口號易,落實措施難。事實上,若香港要真正有活力的夜生活,光靠夜市、減價優惠是不夠的,還要從交通、泊車、管理制度三方面入手,讓市民願意外出、方便消費、無後顧之憂。與其年年開會做研究,不如即刻落實這些貼地措施,讓夜經濟由「口號」變「行動」,市民自會用腳投票。

粵車南下真正要解決的,不止泊車,還有這些!
|

粵車南下真正要解決的,不止泊車,還有這些!

政府近年積極推動「粵車南下」,但市民最憂慮的其實並非內地車來港,而是香港本身交通配套、泊車位不足、過關繁複、政策過時!若這些問題不解決,「大灣區一體化」根本只是紙上談兵。拖延無益,問題唔做唔等於無問題,快手解決才係正路!

路政署難辭其咎!香港補地技術落後,應向內地學習!
|

路政署難辭其咎!香港補地技術落後,應向內地學習!

如果你曾經開車去過內地,特別是走過港珠澳大橋,必定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分界:內地段道路平滑順暢、車輛快又穩定,而一過香港段,馬上感受到車輛震盪、路面凹凸不平、甚至經常見到路面補修工程。 這種對比,令人不禁質疑 – 為什麼香港這個自稱國際大都會,卻連鋪設平坦優質道路的基本功都做不好?

香港建築的落後,未能配合汽車及未來發展!

香港建築的落後,未能配合汽車及未來發展!

近年全球各地不少城市都積極將建築設計與未來交通、智慧生活接軌,無論係智能泊車、無人機送貨、以至 AI 智能家居系統,已經成為高端住宅甚至一般社區標準配備。但反觀香港,呢個自稱國際城市,建築設計思維仍然停留喺舊時代,連基本停車場位都嚴重不足,更遑論支援現代汽車生活。